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绿玉番外:碧纱帐里梦魂香 (第4/5页)
退了部属,教他们晚些时候再去议事。走前,几人哄闹,其中有个男人嬉笑一声,打趣符光道:“修炳,倒只你一个认得徽州来的meimei,咱们都成了唐突佳人的野汉了!” “莫嚷了,且清净些罢。”另有人笑着拉他快走,“多余之人还是速速离去。” 这话说得绿玉两颊泛红。直到人走尽了,符光才歉然对她道:“他们都是我的亲随,亦是与我一同长大的好友,头几日听了些传言便胡言乱语起来,meimei莫怪。” “传言?”绿玉不解,“是关于我的吗?” 城头上,符家军的旗帜猎猎而动,黄襦衫绿罗裙也随风飘扬。符光不敢与她对视,只盯着近在咫尺的那片碧绿裙角,斟酌开口道:“meimei在徽州一路久有容色动天下之誉,故而……” 绿玉听明白了,但也着恼了。 她自幼养在书香门第,言行进退皆有分寸,自然不能接受这群男人毫不遮掩的调侃,更不能理解符光对他们的偏袒。 就因为她是个女人,所有人的眼睛都落在她这张脸上。男人的好色之心昭然若揭,若没有李夫人的庇佑,是不是她早该被当作礼物送出去了? 抢夺貌美的女人就像抢夺富庶的城池。当下,她想到被叛军逼迫、生死未卜的姑娘,恼意中越发多了一丝恨意。 于是绿玉扬手掀开帷帽,对着符光一字一句质问道:“如何?我这般模样,可有负绝色之名?” 符光没料到她会发火,骤然为她的盈然泪光所震,未免手足无措起来。 绿玉忍着泪,冷笑道:“将军须知,传闻是当不得真的。往后若再有人追问,将军大可告诉他,所谓‘第一美人’不过尔尔!” 话赶话说到这一步,再补救圆场也没趣了。两人头回相见不欢而散,绿玉回去后大哭了一场。 她知道,她不该跟符光计较这些的。如今是她寄人篱下、有求于他,平白赌气生怨,吃亏的到底还是她与师棋。可她就是忍不住。 服侍她的小丫鬟看她哭得伤心,忍不住劝道:“姑娘定是会错意了。夫人家教甚严,咱们将军又不是草莽出身,从来知礼磊落,为人孝义,又怎么会欺辱姑娘呢?” “要说旁人么,在场的都是将军器重的校官,既深知内情底里,也不敢轻慢姑娘的。” ……何来的内情底里? 绿玉泪眼朦胧,仍听得云里雾里。小丫鬟见状,叹了口气,悄声道:“早在姑娘来前,夫人曾给将军议过亲事,近来却半点动静也无了。夫人要让姑娘一生无忧,放眼江西,还有哪里比咱们饶州地界更无忧呢?姑娘且细想想罢。” 这番话,宛如石破天惊般,把绿玉惊得好半晌回不过神。 如果换作是师杭到了这里,其实早该想到这一层了。可绿玉只谎称自己是师杭,打心底里仍把自己当作婢女。 以她的身份,无论如何都是攀不上符光的,她根本不敢作此想。 晚些时候,师棋散了学,姐弟二人坐在园子里闲聊。立春后,东风至,院里的桂花树发了新芽。绿玉正专心做着女红,冷不丁却听人通传,说是符将军着人送礼来了。 绿玉一针不慎,险些扎破手指。 她眼圈还哭得有些泛红,符光的赔礼就已经忙不迭赶到了。东西一箱箱抬进来,绿玉一看,全是书册。小厮一面支使人,一面赔笑解释道:“将军怕姑娘闷得慌,搜罗了好些善本,另送了把紫檀琵琶来,让姑娘权作消遣哩。” 不能再将错就错下去了…… 绿玉为此投其所好之举暗暗捏了把汗。如果等到李夫人开口提亲再坦白就太迟了,她必须尽早捅破窗户纸,免得误了符光的好姻缘。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李夫人缠绵病榻数月,没能大好,反而彻底病倒了。 自符老将军过世后,她忧思cao劳过度,好不容易把符光养成了能独当一面的接班人,自己却不能抽身退步享福了。 大夫摇头抚须,叹惋回天乏术,恐就在这几日。因此,不光绿玉时时守着,就连符光也卸了军务赶回来。 李夫人病得糊涂,到了最后一日,连人都认不得。她把绿玉叫到床前,对着她迭声唤“阿宓”,絮絮说着闺中趣事。 她与杭宓足有二十个年头未见了,但她们曾相伴度过了人生中最肆意快活的时光——那时候,没有娘家的重担,没有夫家的束缚,没有儿女的负累,大元朝还算安定清平,谁也预料不到日后的乱局。 绿玉对杭家与师家的事情都十分清楚,应答如流。她陪着李夫人聊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