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全知树3 (第1/2页)
第七章 全知树3
没想到这么快就被人发现,她有些诧异。从通风窗另一端爬进来的女孩保持俯卧位,胳膊下垫着事先丢到前面的头发。 为了防止自己被比身体还沉的头发拖得往后掉,她把头发堆在有一定深度的通风窗里,柔软光滑的发丝还能减少身体和树窗间的摩擦。 可能也正因这头扎眼的长发,她才暴露了行踪。女孩并未轻举妄动,而是安静伏低,观察下方情况。庞大树干内的图书馆此刻人头济济,整齐排列的椅子座无虚席。虽然坐满了人,但馆内的空气并未变得喧哗。 他们有意压低音量小声交谈,维持大体上的安静,既不影响台上人的发言,自己也能随时听清在说什么。 即使间隔相当远的距离,维护这份安静的默契被准确无误地接收。 讲台上的少女学者没有贸然中断精心准备几个月的汇报,她口齿清晰,侃侃而谈,举手投足间流露出满满的自信,令人不由自主被她所吸引。 随着她的讲述渐入佳境,台下隐隐浮动的低语不知何时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集中在发言人身上格外专注的视线。 起初因演讲者过分年轻的脸而对她的汇报产生轻视,自顾自交流感兴趣话题的听众们相继收起了轻慢的态度,转而认真听她有条不紊地叙述欧帕西西岛上的发现。 确认她没有暴露自己的意图,趴在通风窗里的女孩立时竖起耳朵专心听下方飘来的清晰而柔亮的女声。 “通过和《关于古比伦祈雨牲祭仪式的记载》第 56 页第 5 行至 73 页第 14 行的记载:‘距今约三百年时任古比伦文明力克摩尔王朝的统治者认为用更加尊贵的贵血人也就是阿巴利亚神神庙的神仆代替耕作田地的重要劳力——米诺塔诺牛作为祈雨仪式的祭品,无论从经济、宗教还是政治角度出发,都能有效加强对平民和贵族的统治’。还有《克摩尔政治体系架构的设想——神明与王权的融合与争端》第 12 页 66 行至 14 页:‘崇拜掌管生育和子嗣的罗斯耳神的多玛利玛人被克摩尔王朝的当权者有针对性和系统性地灭绝后,信奉的神明形象和功能被古比伦文化崇拜的阿巴利亚神所吸收,诞生目前最早有明确记载的第一位双性神,同一时期由众多神仆管理的神庙发展进入鼎盛阶段——阿巴利亚神神庙同时具备祭祀、商业、妓院、浴场等功能,而作为神明旨意代行者的大祭祀甚至允许拥有一支私人的精锐军队,这极大威胁当时王权的统治地位,有理由推断祈雨牲祭仪式的祭品更换和神权的过分兴旺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 妮可·欧尔比雅把相关文献放上大屏,娴熟翻动报告中夹的手稿,粗糙的纸张上除了用炭笔密密麻麻写满的各种数据,还有恶劣天气留下的大块水渍。由于长期频繁的使用,便宜的纸稿边缘已经起毛打卷,一副破破的模样,可她觉得格外亲切。 “欧帕西西岛东南方向的近海沙地发现留有人类不同部位骸骨的殉葬坑,经过勘探挖掘,总计有三处。两大一小,呈三角形排列。外观均呈近圆,编号α殉葬坑直径三十公分,β坑和Ω坑直径分别为一百五十二公分和一百四十五公分,三圆角形的排列特征与古比伦文明的祭祀习惯相符,可以初步认定是该文明存留的遗迹之一。” “在α殉葬坑中,我们发现数十个成年男性头骨,年纪在三十岁到五十岁左右不等,根据较低的牙口磨损程度推断生前物质生活水平较高,死亡原因相同——斩首。” “躯干部分被统一放置在β殉葬坑,附属的四肢则在Ω殉葬坑内被发现。” 投影的电话虫切换影像,人群中发出小小的惊呼。 半掩在沙土中的骷髅黑洞洞的眼窝射出来自死亡的无声凝视,时隔多年依旧令人毛骨悚然;肋骨从脊柱上脱落,横七竖八地插满殉葬坑底部,像森然的白色草丛;按照未知方式排列的手骨,臂骨和腿骨构成某种古怪符号。 这是一场精心准备的屠杀,被选中的身份高贵的祭品献上生命和尸体。 富有冲击力的一幕幕考验着在场每位观众的心理承受力,已经有学者起身离座,捂嘴急匆匆走向图书馆出口。 对此她没什么感觉:死亡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和规律,一种可以通过不同途径达成的目的和结果。 至于通过拿出个人认为最能拿得出手的珍贵代价以此来换取想要的东西不在她的考虑范围内——利用手段获取资源的性价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