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安再世_第二十二章:山雨欲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山雨欲来 (第3/5页)

能隐约察觉到,楼上似乎有几道微弱但异常纯净强大的气息,或许是守护此地的供奉高手?

    翻阅片刻,他信步走上二楼。此处人更少,书籍也更加偏门。他在“医”类书架前驻足,果然发现不少孤本医书,甚至还有一些关于炼丹、养生、导引之术的典籍,顿时如获至宝,认真翻阅起来。

    这些典籍对他完善“暖玉滋阴丸”、深化双修之法大有裨益。他记忆力本就极好,修炼后更是过目不忘,当下便沉浸其中,快速记忆理解。

    正看得入神,忽听身后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潘公子也对岐黄之术感兴趣?”

    潘安转身,只见一位身着青色官袍、面容清癯、气质儒雅的中年文士不知何时站在身后,正含笑看着他。

    潘安连忙拱手:“晚辈潘安,见过大人。只是闲暇时偶涉猎,让大人见笑了。”他心中警惕,此人能悄无声息地靠近,绝非普通文官。

    那文士笑了笑,目光扫过潘安手中的《黄帝内经·素问》古本,道:“潘公子过谦了。此书乃上古真本,晦涩难懂,公子能静心研读,已是难得。在下太医令王叔和,忝掌太医署。”

    太医令王叔和?潘安心中一动,这可是当代医学大家!他忙再次行礼:“原来是王太医令,晚辈失敬!久闻大人医术通神,著有《脉经》流传于世,晚辈仰慕已久!”

    王叔和摆摆手,笑道:“虚名而已。倒是潘公子,近日所作咏芍药诗,清丽开阔,陛下亦曾称赞。却不知公子于医道一途,有何见解?”他似乎对潘安颇感兴趣。

    潘安心中念头急转,知道这是一个机会。他结合自身修炼和对“暖玉滋阴丸”的体会,谨慎地谈了些对“阴阳调和”、“精气互养”的粗浅看法,虽不深入,却角度新颖,暗合双修之理。

    王叔和听得眼中异彩连连,抚须道:“想不到潘公子不仅文采风流,于医道亦有如此悟性!尤其这‘阴阳互济’之说,深得养生三昧。只可惜…”他话锋微转,叹了口气,“如今世人多追求金石猛药,妄图一步登天,却不知固本培元、调和阴阳才是正道。”

    潘安趁机道:“大人所言极是。晚辈亦觉得,若能寻得温和滋养之法,循序渐进,方是长生久视之基。譬如某些蕴涵天地灵机的宝玉、珍珠,若能以特殊法门激发其性,佐以药石,或能温和滋补,尤益女子。”

    “哦?”王叔和眼睛一亮,“公子竟还通晓物性激发之法?此法古籍虽有零星记载,然多语焉不详,且需…嗯,特殊条件。”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潘安一眼,似乎察觉到他体内那纯阳的气息。

    潘安心知瞒不过这等高人,也不否认,只是微笑道:“晚辈只是偶得一二祖传偏方,胡乱尝试罢了,登不得大雅之堂。”

    王叔和却似找到了知音,拉着他探讨起来,从珍珠的药性谈到其他玉石,又谈到某些罕见药材的配伍。潘安凭借着超越时代的见识和修炼体会,偶尔提出一两点见解,往往让王叔和沉思良久,大受启发。

    两人越聊越投机,竟忘了时间。直至夕阳西斜,楼内光线渐暗,王叔和才恍然惊觉,笑道:“与公子一席谈,胜读十年书!老夫今日还有公务,改日定当再向公子请教!”说着,竟从袖中取出一块小巧的玉牌递给潘安,“此乃太医署通行令牌,公子若有暇,可来太医署寻老夫,署内藏书或对公子有所助益。”

    潘安大喜过望,接过令牌:“多谢大人厚爱!晚辈定当叨扰!”

    送走王叔和,潘安心情极佳。没想到今日竟有如此意外收获!结交了太医令,日后获取珍贵药材、查阅医学典籍甚至打探宫中某些隐秘消息,都多了条门路!

    他又在二楼流连片刻,记下了几本感兴趣的书目位置,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开冰井台。

    回到潘府,已是华灯初上。

    刚踏入内院,便觉气氛有些不同。往常这时,院内应是丝竹声声,笑语晏晏,今日却格外安静。

    潘吉迎上来,低声道:“老爷,您可回来了。午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