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Chapter 31 余温 上 (第5/6页)
亮,指尖却并不显得锋利。她想到“稳”这个词,想到自己被人问了无数遍“为什么回国”的那个答案,她说“因为稳”。她一向擅长给出别人愿意听的答案。 “这部分我带。”她听见自己在说,“你们把‘工程’做好,我负责‘叙事’。” 陈知看着她,眼神短暂地亮了一下:“好的,Vivian。” 她的英文名从对方唇齿间滚出来,轻、稳、没有任何冒犯。可宋佳瑜在那一瞬,仍旧产生了一种被谁轻轻按住的错觉,不是按住肩膀,是按住心跳。 午后风大了起来。楼下小广场上有清洁工在修剪冬天里遗留下来的枯枝,剪刀“咔嚓—咔嚓”的声音清晰,像给时节剪边。 宋佳瑜在办公室里给母亲李岚发了一条消息:妈,SEA 讨论立项了。我们先做影子测试,不冒进。 李岚:好。别急。 短短两个字,她的心竟像被什么温柔地托了一下。她忽然意识到,自己与母亲说话时,很少说“我累”,也很少说“我想”。她们总是互相提供结论,像把能见血的部分留在各自的掌心。 她把手机扣到桌面,再次投入文档。窗外一阵风吹过,云层的边缘动了一点,阳光便从缝隙里倾泻下来,照亮了她摊在桌面的那本厚厚的计划书。春天里的光是会突然放大的,像一个未经排练的拥抱。 —— 周三晚上,乔然把一份赴美登记行程表发到她的邮箱,又转发到她们的家庭日历里。标题简洁到近乎冷淡:Marriage Registration | Itinerary。下面是密密的时间、地点、联系人、预案。宋佳瑜看着这些线条被乔然安排得井然有序,心里忽然生出一种难以言说的惶惑:当一切都被安排得妥帖,人的心还能到哪里去? 她给乔然回了一个“谢谢”,又顿住。她想说“我爱你”,却没有说。她把这三个字关在胸腔里,像把一只活物放进一个温暖却密闭的盒子,它会呼吸、会睡、会醒,也会轻轻地撞击四壁。 —— 春天的雨连着下了两天。空气湿得像刚洗过的棉布。宋佳瑜在这样的天气里,总想走路。她穿着风衣从公司步行回家,踩过一条条被雨打湿的人行道,脚底的防滑纹发出细小的“吱呀”声。 经过一棵玉兰树时,她停下。花瓣在雨里半开半阖,像一只只白蝶展开到一半的翅。她伸手接了一滴从花瓣尖滑下的水,凉意沿着掌心缓缓渗下去。她忽然想起在加州的某个早晨,阳光穿过实验室的百叶窗,落在她的笔记本上。那时她以为人生所有的路都由自己决定;如今,她懂得路也会选择人,用季节、用家族、用许多人和事,把你轻轻往某一个方向推。 她继续走。路口的红灯亮了又灭,雨点打在路牌上,像有人在轻轻敲鼓。她没有撑伞,任由雨丝粘在睫毛上,粘在微微发热的脸颊上。耳边路过一辆车,车窗里的人短暂地看了她一眼,那眼神迅速滑走,像春天里一阵突如其来的风。 —— 周五,SEA 影子测试的 kick-off 小会在九号会议室。陈知带着两名顾问,Strategy、Data、Supply Chain 坐在对面,桌面上摆着统一的矿泉水,标签朝外。白板上宋佳瑜写下“Assumption”两个词,又把它们框起来,像给脆弱的骨架加上一层看不见的支架。 “我们不求快,只求干净。”她说,“假设要少而坚固,口径要从第一天起就统一。我们讲给外界的故事是‘稳’,内部的工程也必须‘稳’。” “明白。”陈知点头。 “还有,”宋佳瑜看向 Supply Chain,“海运舱位的备选方案,今天要定出‘触发点’。一旦触发,不讨论,自动切换。” “收到。” 会议结束时,陈知主动留下来收拾白板上的便签。她把每一张都整齐地揭下,叠成一叠,交到宋佳瑜手里。 “你今天不一样。”陈知突然说。 “嗯?”宋佳瑜抬眼。 “说‘稳’的时候。”陈知的目光很安静,“你把重音放在了后半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