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熟(破镜重圆)_姜令仪番外(一)父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姜令仪番外(一)父母 (第2/2页)

>
    "我喜欢帅的。"她故作随意地说道。

    "你好肤浅哦。"林知夏翻了个白眼。

    "你不懂!"姜令仪理直气壮地反驳,"帅哥每天看着多赏心悦目啊,光是看脸就心情好,我都舍不得和他吵架呢。"

    两人的友谊在高一下学期开始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林知夏在新学期的班长竞选中以超高人气当选,还通过考核,加入了学校的文学社。原本以为和林知夏是"躺平姐妹花"的姜令仪,这才意识到这个看似与世无争的朋友其实很有自己的想法和野心,而且非常善于为自己争取机会。

    现在的林知夏除了繁重的课业,还要处理班级事务和社团活动,和姜令仪聊电视剧、讨论小说的时间越来越少。她们只能在每天的午饭和晚饭时间匆匆聊几句日常,再也找不回之前那种无话不谈的亲密感。

    最让姜令仪心理不平衡的是,即使被各种课外活动占据了大量时间,林知夏的成绩依然稳稳地保持在年级前一百名,而自己却在六百名开外徘徊。

    这种对比让姜令仪常常心有不甘。

    高一升高二的暑假,姜令仪还主动拜托父母给她找补习班的老师。她的成绩一直不尽如人意,这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焦虑和挫败感。看着林知夏比她聪明,还比她勤奋,她觉得自己也得加把劲。

    在六中时,周围都是天赋平平、不怎么努力的普通学生,她只要稍微刻苦一点就能轻松拔得头筹,享受着老师和同学们的赞美与羡慕。但在高手云集的八中,无论她怎么拼命努力,成绩依然在中下游徘徊,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让她夜不能寐。

    然而,当她忐忑不安地向父母坦白自己的困境时,他们的反应却出乎她的意料。

    "令仪,你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你能考进八中就已经很不错了,爸妈都为你感到骄傲。"父亲放下手中的报纸,语气温和地安慰着她。

    "就是啊,八中的学生本来就高手如云,你千万不要因为排名就失去信心!"母亲也在一旁附和着。

    姜令仪父母的淡定让她既意外又失落。原本以为会面临严厉批评的她,没想到父母竟然如此"通情达理"。

    实际上,作为经验丰富的教育工作者,姜家父母早就见惯了这种结局:那些在普通学校拔尖的学生,一旦进入顶尖名校,往往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泯然众人矣。这种从"天之骄子"到"普通学生"的巨大落差,足以让很多孩子一蹶不振。

    所以他们早就在心理上接受了女儿这个可以预见的结局。毕竟是自己的女儿,几斤几两他们心里清楚得很。能在八中这样的学校排到七百多名,说实话已经不算太差了。

    更重要的是,从他们的角度来看,目标其实早就达成了。只要女儿考进了八中,他们在教育界的口碑和招牌就有了保障。当有家长质疑他们的教学水平时,他们可以自豪地说:"我女儿就在八中读书。"

    至于女儿在八中的具体排名,反而成了次要问题。如果成绩出众,那当然是锦上添花;如果成绩平平,他们也有现成的借口:"八中的学生都太厉害了,竞争太激烈。"

    这种看似温情脉脉的安慰,实际上传递的是一种消极的暗示:你已经到了自己的天花板,不要再奢望更高的成就了。

    在这种"贬低式安慰教育"的影响下,本来还保有一些好胜心和上进欲望的姜令仪,开始逐渐接受了"我就是个平庸学生"的心理设定。既然父母都觉得现在的成绩已经足够好了,既然努力也看不到明显的进步,那为什么还要自讨苦吃呢?

    于是,姜令仪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摆烂"。她告诉自己:反正父母都满意了,反正八中就是高手如云,反正我已经尽力了。

    这种自我说服让她在短期内获得了心理上的解脱,却也彻底断送了她继续向上攀登的可能性。而她的父母,在无意中成为了扼杀女儿潜能的帮凶,他们用所谓的"理解"和"宽容",为女儿的懈怠提供了最好的借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